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分會系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屬下的從事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領域的技術研究與技術推廣的社會學術團體,熱處理分會由廣東省轄地相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生產企業的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組成。 熱處理分會的工作宗旨是:團結廣大從事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領域工作的教學和科研人員與產業界工程技術人員,在廣東熱處理業界中搭建與國內外同行溝通和交流的平臺,推動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領域的技術進步,提供業界內外的技術合作與商務合作的機會。共同促進廣東省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產業的健康發展。 熱處理分會的主要任務是: 1. 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如舉辦多種形式的學術研討會和技術交流會,以提高廣東省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領域的學術水平,促進業界相關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2. 開展繼續教育和技術培訓工作,普及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領域的技術知識,強化熱處理科技人才的培養。 3. 開展行業調查,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和科學管理經驗。 4. 接受相關委托,承擔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領域的科學技術與產業發展的咨詢、論證和評估的服務工作。 5. 承接有關職能部門的相關金屬材料與熱處理領域的工作轉移,做好調研和服務工作。 熱處理分會理事長 歐陽柳章教授 郵箱:meouyang@scut.edu.cn 手機:13650940919 秘書長 鐘喜春副教授 郵箱:xczhong@scut.edu.cn 手機:13060911060
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無損檢測分會成立于1983 年,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的領導下,一直致力支持和配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無損檢測分會廣東省無損檢測人員培訓中心的培訓工作,支持成立了廣東省無損檢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為廣大企業提供無損檢測技術的學術交流與咨詢服務。 目前我會理事60多名,人才資源充裕,涵蓋各行各業的眾多的無損檢測技術專家和專業人才,長期以來一直努力為各行各業提供高素質、高質量的、全面的無損檢測技術服務。 對外開展的服務項目: ?技術交流與新技術推廣 ?無損檢測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器材評審鑒定與成果推薦 ?無損檢測技術咨詢、指導服務、工程檢測與產品檢測 ?承擔政府其它評審職能 理事長:華南理工大學劉桂雄教授 秘書長:華南理工大學洪曉斌教授 電 話:020—87110568 郵 箱:megxliu@scut.edu.cn 秘書處地址: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特種加工分會是廣東省特種加工學科的學術性社會團體,接受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的領導。最初是由華南理工大學羅干英教授、黃漢權高工發起建立,2009年后改為特種加工分會。分會領導機構是理事會,由廣東省特種加工領域的學科帶頭人、專家、企業家及管理人員組成,理事會任期為4年。 特種加工分會涉及領域主要包括:電火花成形加工技術、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技術、電化學加工技術、激光加工技術、增材制造技術等。分會的宗旨是:以學術交流為中心,大力促進廣東省特種加工領域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開發和應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進程,提高學術水平,發展產業市場,為廣東的經濟建設做貢獻。 特種加工分會的主要任務是:1、組織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科技信息傳播以及科技成果和產品展覽展示活動,發展同國內外相應學術團體的友好交住,促進對外經濟技術合作;2、興辦繼續教育和技術培訓活動,組織科學技術普及推廣活動;3、承擔政府和企業委托的科技項目或課題的論證、評估、咨詢和成果鑒定工作;4、興辦旨在促進社會進步和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科技實體,舉辦為會員服務的活動;5、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反映會員的建議和呼聲。 特種加工分會設有個人會員和團體會員兩類會籍,常設辦事機構是秘書處,在理事會領導下負責處理日常工作,秘書處設在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特種加工學會秘書處: 地址:廣州大學城外環西路100號,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理事長:張永康 ?教授 電話:18002285807 ?郵箱:ykzhang@gdut.edu.cn 秘書長:謝小柱 ?教授 電話:13711491065 ?郵箱:xiaozhuxie@gdut.edu.cn,40032360@qq.com
設備與維修工程分會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33個專業分會之一,成立于1979年,專業領域為設備修理、更新、改造的理論研究與實用技術,設備管理和維修方式的研究與實踐,設備修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推廣與應用
成立于1979年11月,掛靠在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機械工業自動化分會是在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領導下的由機械工程及制造業自動化等相關領域的科學技術工作者和從事科研、設計、制造、教學、管理等工作的單位、團體自愿結成的全國性社會團體和中介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機械工業自動化領域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 壓力容器分會:成立于1980年10月,由壓力容器行業的知名人士和專家組成理事會,每屆任期4-5年,現已歷經7屆,
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物流工程分會是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直屬的專業學術組織,是全省從事物流工程和物料搬運專業科研、設計、生產、教學以及使用部門的科技工作者的學術性群眾團體。? 本會的主要任務是: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促進物流工程和物料搬運技術及裝備的開發與應用;物流中心、物流園區、配送中心等的可行性研究、規劃與設計;組織國內外物流技術、物流管理、物流設施、物料搬運新產品、新工藝信息發布與交流;接受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委托,提供技術論證、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組織技術培訓;開展國際科技交流;物流工程師、見習物流工程師技術資格認證等。? 物流工程和物料搬運技術領域主要涉及物流倉儲技術、起重機械技術、連續輸送技術、管道物料輸送技術、物流設備承載結構、電氣自動化技術、工業搬運車輛、供應鏈等領域。 學會每年舉辦各種專題學術會議,新技術推廣會議和信息發布會議,根據需要舉辦技術培訓班。參加召開的全國大型學術年會,進行論文交流,并出版年會論文集。學會還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物流工程分會保持非常緊密的業務聯系。? 秘書長:杜群貴?? 地??址:?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郵編:510640? 電??話:?(020)87112553???? E-mail:?ctqgdu@163.com?
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研究國內外本學科和行業技術發展的特點、趨勢,提出本專業開展學術活動的指導意見,包括學術活動的重點及方向。為了切實有效地發揮學會的優勢,積極開展旨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和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學術、技術咨詢業務,接受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委托,承擔機械科技的技術論證、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成果鑒定、資格認定、新技術發布會、產品展覽展示等工作。接受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委托,提供技術論證、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結合機械工業發展的需要開展繼續教育、崗位培訓、技術資格培訓。不定期的舉辦短期的技術培訓班、報告會和講座。
成立于1959年,原名為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材料學術委員會,2003年3月,更名為中國建筑學會建筑材料分會。 管理工程分會: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研究國內外本學科和行業技術發展的特點、趨勢,提出本專業開展學術活動的指導意見,包括學術活動的重點及方向。為了切實有效地發揮學會的優勢,積極開展旨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和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學術、技術咨詢業務,接受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委托,承擔機械科技的技術論證、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成果鑒定、資格認定、新技術發布會、產品展覽展示等工作。接受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委托,提供技術論證、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結合機械工業發展的需要開展繼續教育、崗位培訓、技術資格培訓。不定期的舉辦短期的技術培訓班、報告會和講座。
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研究國內外本學科和行業技術發展的特點、趨勢,提出本專業開展學術活動的指導意見,包括學術活動的重點及方向。為了切實有效地發揮學會的優勢,積極開展旨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和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學術、技術咨詢業務,接受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委托,承擔機械科技的技術論證、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成果鑒定、資格認定、新技術發布會、產品展覽展示等工作。接受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委托,提供技術論證、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結合機械工業發展的需要開展繼續教育、崗位培訓、技術資格培訓。不定期的舉辦短期的技術培訓班、報告會和講座。
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是全省工業設計領域工作者的學術性非法人群眾團體,是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下屬的專業學會(以下稱本會),本會掛靠單位在廣東工業大學,秘書處設在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一、宗旨 團結、聯合我省工業設計及相關行業領域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支持設計創新事業的各界人士,以建設創新型國家與制造強國為目標,促進國際合作,推動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提高企業及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主要任務 1、研究工業設計的發展戰略,向政府提出推進我國工業設計發展的政策措施建議; 2、反映會員訴求,維護會員和行業的合法權益,制定行業標準,建設良好的行業秩序; 3、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開展教育教學研究,促進學科發展,推動自主創新; 4、弘揚創新精神,普及、推廣工業設計理念和方法,出版、發行設計書刊及相關網絡信息傳播; 5、根據行業發展,舉辦展覽、論壇等設計交流與促進活動; 6、開展工業設計國際交流與合作; 7、開展產學研用對接與合作,促進工業設計成果的轉化,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8、開展工業設計及相關領域人才培訓; 9、開展其它有關工作。
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研究國內外本學科和行業技術發展的特點、趨勢,提出本專業開展學術活動的指導意見,包括學術活動的重點及方向。為了切實有效地發揮學會的優勢,積極開展旨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和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學術、技術咨詢業務,接受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委托,承擔機械科技的技術論證、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成果鑒定、資格認定、新技術發布會、產品展覽展示等工作。接受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委托,提供技術論證、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結合機械工業發展的需要開展繼續教育、崗位培訓、技術資格培訓。不定期的舉辦短期的技術培訓班、報告會和講座。